最近一段時間,對于各家豪車巨頭來說可不是啥好時候,各家車企都或多或少出現了業績下滑的情況,前不久阿斯頓馬丁也宣布裁員,面對著市場的變化我們到底該怎么看這件事?
一、又一百年豪車品牌裁員?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繼保時捷之后又一家豪華汽車品牌宣布裁員,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的大背景之下,傳統燃油車品牌面臨巨大挑戰。
有著112年歷史的英國老牌豪華汽車品牌阿斯頓?馬丁宣布,計劃裁員5%的員工,約170人。阿斯頓·馬丁首席執行官阿德里安·霍爾馬克表示,預計此舉每年可為公司節省約2500萬英鎊成本。(約 2.3 億元人民幣)。
此前,保時捷也宣布計劃在德國裁員1900人,并計劃在2029年完成,以應對公司電動汽車需求下降的問題。
阿斯頓?馬丁作出這一舉措的主要原因是過去一年糟糕的銷量表現和日益惡化的財務狀況。
2024年,阿斯頓?馬丁全球銷量下滑約8.9%,英國、美洲等市場均呈現下滑趨勢。中國市場作為重要的海外市場,去年批發銷量較2023年更是大降49%,幾近腰斬。界面新聞周末走訪了阿斯頓?馬丁位于北京王府井的門店,展廳里停滿了豪車,卻無一光顧,銷售人員只能無聊得玩著手機。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進口超豪華及豪華汽車銷量呈逐年下滑的趨勢,去年進口超豪華汽車全年銷量累計5212輛,同比下降31.29%;進口豪華品牌汽車累計銷量58.43萬輛,同比下降15.45%。
目前,阿斯頓?馬丁處于產品結構調整和轉型階段,在停止舊車型生產與新車型量產爬坡之間,出現了產品供應的銜接問題。例如SUV 車型銷量暴跌67%,導致整體營收受到影響。
二、豪車巨頭為啥日子都不太好過?
近來豪車巨頭們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裁員消息頻頻傳出,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又該怎么看這件事?
首先,阿斯頓馬丁的裁員之舉,看似突如其來,實則早有端倪,可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當前競爭激烈且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豪車品牌在業績不景氣的狀況下,裁員增效已然成為一種常見手段。阿斯頓馬丁一直以來以其獨特的英倫跑車風格和卓越的性能聞名于世,然而,財務報表上的數據卻愈發難看。銷量增長乏力,成本居高不下,為了維持企業的運營和發展,裁員成為了無奈之舉。通過削減人力成本,企業試圖在短期內緩解財務壓力,重新調整資源配置,以期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新的突破口。這并非阿斯頓馬丁一家的選擇,許多同類型的豪車品牌也在紛紛采取類似行動,一時間,裁員的陰云籠罩著整個豪車行業。
其次,阿斯頓·馬丁的裁員只是豪車市場不景氣的一個縮影。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消費者對于豪車的需求開始下降。尤其是在中國等新興市場,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和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高收入群體在購買豪車時也變得更加謹慎。一方面,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受到影響,導致豪車市場消費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對汽車認知的深化,他們不再僅僅追求豪華品牌的光環,而是更加注重汽車的實際性能、配置和智能化水平。這種消費觀念的變化對傳統豪車品牌構成了巨大挑戰。
第三,在豪車市場不景氣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崛起更是加劇了市場競爭的白熱化。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高,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小鵬等品牌憑借出色的產品性能和創新的營銷策略,迅速在豪車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崛起不僅改變了市場競爭格局,也重新定義了豪華品牌的價值內涵。傳統豪車品牌在過去幾十年中積累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消費者在選擇豪車時,不再僅僅看重品牌的傳統價值和歷史底蘊,而是更加注重汽車的智能化、環保性和性價比。
第四,豪車巨頭們當前正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嚴峻局面。市場需求的下降和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使得它們不得不通過裁員等方式來緩解壓力。然而,裁員只是短期的權宜之計,從長遠來看,加速轉型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緊跟市場趨勢,不斷創新,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傳統豪車品牌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