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企業備案、簡化出口單證申報手續、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推廣跨關區退貨……在3月12日舉辦的廣東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研討活動期間,廣東海關宣布了多項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的利好政策。
當前,跨境電商已成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跨境電商正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方式,供應鏈合作的不斷深化為全球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也帶動更多國內中小企業觸達全球市場。未來應進一步加強跨境電商國際合作,構建更加開放、包容、普惠的跨境電商發展環境。
供應鏈體系不斷完善
帶動更多中小企業觸達全球市場
3月7日,位于珠海的粵港澳物流園迎來跨境電商業務開通一周年,園區內一片繁忙景象,電子產品、服裝、廚具等1萬多箱跨境電商商品經拱北海關所屬灣仔海關關員監管驗放后迅速打包裝車,運至澳門機場出口海外。據統計,一年來,粵港澳物流園累計出口電商商品1679萬余件,貨值約26.4億元。
近日,浙江藍途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沖鋒衣產品搭乘專用的跨境電商貨運航班,順利出口至歐洲市場。“自去年在跨境電商平臺開設網店以來,沖鋒衣的銷量逐月增長,現在平均每天都能接到上百個海外訂單。”該公司外貿業務負責人楊蓉蓉對國際商報記者說。
杭州海關所屬杭州蕭山機場海關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杭州空港口岸出口跨境電商貨運量2.1萬噸,同比增長27.65%。今年以來,跨境電商空運出口持續火熱,作為國內幾家大型跨境電商平臺主要出口口岸的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也因此迎來跨境電商出口“開門紅”。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所所長杜國臣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跨境電商正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方式??缇畴娚虦p少了國際貿易中間環節,突破了地域空間限制,提高了市場營銷效率,顯著降低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門檻,推動全球數字紅利的普惠與共享。
“供應鏈合作的不斷深化,為全球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穩定高效的供應鏈體系,為更多線上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便捷的消費體驗,同時也帶動更多國內中小企業觸達全球市場。”在杜國臣看來,跨境電商供應鏈體系的不斷完善,將推動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跨境平臺賣家和中小企業進入跨境電商領域。
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
探索構建跨境電商國際標準體系
近年來,新疆阿拉山口市依托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為企業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持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新業態激發外貿發展新活力,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據統計,作為自治區級跨境電商綜試區,阿拉山口市今年以來累計出口跨境電商包裹超500萬票,外貿發展勢頭強勁。
杜國臣介紹,中國先后批復設立了16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跨境電商綜試區進出口額占全國跨境電商總體規模的九成以上,已成為跨境電商發展集聚地。綜試區針對退稅、結匯、退換貨等關鍵環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和有力支撐。
“跨境電商綜試區帶來的模式創新,正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不斷向海外市場延伸輻射,對全球電商發展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為降低全球貿易成本提供了路徑,也為更多境內外商家創造了新的市場機遇。”杜國臣說。
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的背景下,抓住跨境電商發展機遇,不僅是推動中國經濟內外循環暢通的重要抓手,也是參與國際經濟治理、深化全球合作的重要路徑。
“跨境電商正成為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議題。”杜國臣分析稱,從國際來看,多雙邊經貿規則越來越多涉及電子商務,隨著跨境電商規模的持續擴大,國際經貿合作中跨境電商議題的影響力和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
“憑借綜合優勢,中國應積極參與多雙邊經貿合作,優化政策環境,推動全球貿易模式升級,為全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杜國臣說,未來中國應進一步加強跨境電商國際合作,推進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進程,構建更加開放、包容、普惠的跨境電商發展環境。
杜國臣建議,可以探索構建跨境電商國際標準體系,如積極開展進出口產品標準對接,推動電子單證、無紙貿易、電子交易、跨境支付、個人隱私保護、跨境數據流動、消費者權益等國際經貿規則和標準制定,為全球跨境電商發展提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