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汽集團旗下安吉物流建造的全球最大滾裝船——9500車位遠洋汽車運輸船,正式命名為“安吉安盛”輪,并開啟歐洲首航。
隨著這艘海上“巨無霸”正式入列,上汽安吉物流的汽車船隊已擴容至35艘,整車物流運輸自營船隊規模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全球領先。同時,這也是中國自主品牌跨洋出海的一座全新里程碑,標志著上汽的出海之路與中國汽車工業的全球化進程邁入新階段。
深耕海外二十五載
上汽引領中國汽車出海
擁有9500個車位的“安吉安盛”輪,一次運輸的汽車足夠停滿20個標準足球場,是目前全球最大、裝載能力最強、能效水平最佳的汽車滾裝船。此次首航,“安吉安盛”輪將搭載MG3、MG HS、MG Cyberster等上汽自主品牌車型近5000輛,以及、比亞迪、長安、長城等中國品牌汽車駛往歐洲。
海外業務持續突破,是上汽大規模“造船出海”的重要原因。2024年,上汽集團全年海外市場終端交付量達108.2萬輛。截至2024年年末,上汽在海外市場累計交付超過550萬輛,連續8年位列汽車出口第一,連續3年實現海外年銷量超100萬輛,是出海銷量最多、成績最優的中國車企。2025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團海外銷量達到21.9萬輛,占上汽整體銷量的23.2%。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586萬輛,連續兩年超過日本,穩居全球首位。海外每賣出5輛中國車,就有1輛是“上汽造”。
在中國汽車企業中,上汽的出海步伐最早,2001年就已邁進海外戰略1.0階段,實現了乘用車產品出口。2013年,上汽泰國工廠建立,首次在海外開啟本地化運營,海外戰略邁進2.0階段。
從25年前上汽的孤帆遠征,到如今中國自主品牌集體出海的千帆競發,上汽始終與中國汽車工業同頻共振,并時刻保持全方位的領先。
5月剛剛落幕的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正式發布3.0版海外戰略——“Glocal戰略”,即“全球+本土”的組合戰略。上汽宣布,未來3年內,依托自身深厚的電動智能網聯技術積累,上汽將打造包括SUV、轎車、MPV、皮卡在內的17款全新海外車型,搭載全新HEV混合動力系統的車型將銷往全球主流細分市場,固態電池等顛覆性技術也將實現落地應用,進一步建設全球汽車品牌和本地化體系生態。
“國車國運”實現供應鏈突圍
高質量出海不斷深化
全球最大汽車滾裝船的入列,也是上汽面對汽車海運運力瓶頸的供應鏈突圍,企業出海體系迎來進一步完善。
當前,全球汽車出口海運市場面臨供需失衡。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汽車滾裝船的平均租金為每日10.5萬美元,處于歷史高位;單車運費成本超過1萬元,是中國車企開拓海外市場并獲取利潤的一大掣肘。
在此情況下,上汽造船出海不僅能保障自身供應鏈穩定,提升企業對整體成本的把控能力,也能加入“國車國運”的行列,助力中國車企把握出海機遇。
作為中國首家有系統、有規劃、成建制“走出去”的汽車企業,上汽建立了集研發、營銷、物流、零部件、制造、金融、二手車等為一體的面向全球市場的汽車產業鏈。目前,上汽的產品和服務已進入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00個海外零部件生產基地、超過20個銷售服務中心、超過3000個海外經銷商網絡,構建起三大研發創新中心、四大生產制造中心,以及海外出行公司和金融公司的完整體系。
上汽安吉物流承載著上汽海內外的物流任務,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物流公司,年發運量可達千萬輛規模。海運方面,上汽安吉物流已擁有8條國際航線,主要駛往西歐和地中海區域,以及墨西哥、南美西、東南亞、澳新及中東地區。隨著“安吉安盛”輪新船入列,上汽安吉物流的運力將提升3萬輛車/年,將進一步鞏固上汽安吉物流的領先地位,為中國汽車出海筑牢根基。
據企業介紹,到2026年,上汽安吉物流外貿遠洋船隊規模將達到22艘,航線資源包含西歐和地中海區域,以及墨西哥、南美西、東南亞、澳新及中東地區等中國車企主要出口目的地。這將進一步助力上汽壯大海外產品陣營,在海外構建技術溢出、規模發展、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環。
從“安吉安盛”輪的破浪前行到“Glocal戰略”的縱深推進,上汽集團正以技術創新與體系化能力,書寫中國汽車全球化新篇章。承載著“中國智造”拔錨起航的萬噸巨輪,將為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時代寫下新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