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發生?
中美相互調整后的關稅正式實施
5月12日,中美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聲明提到,美方承諾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中國商品加征的共計91%的關稅,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對中國商品加征的34%的對等關稅,其中24%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關稅。

圖片來源: Wallenius Wilhelmsen
相應地,中方取消對美國商品加征的共計91%的反制關稅;針對美對等關稅的34%反制關稅,相應暫停其中24%的關稅90天,剩余10%的關稅予以保留。中方還相應暫停或取消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5月14日12時01分(美東時間5月14日0時01分)起,中美相互調整后的關稅正式實施。
蓋世點評:中美互降關稅,全球市場暫時松口氣。
前4月中國汽車產銷首次雙超1000萬輛
2025年4月,我國汽車市場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盡管面臨環比小幅下滑,但同比仍實現穩健增長,最終助力前4個月首次雙超1000萬輛。
根據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今年4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1.9萬輛和259萬輛,環比分別下降12.9%和11.2%,同比分別增長8.9%和9.8%。

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17.5萬輛和100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9%和10.8%,產銷增速較1-3月分別收窄1.6和0.4個百分點,這是我國歷史上,前4個月產銷量首次超過1000萬輛水平。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指出,內需潛力加快釋放,起到較好支撐作用;出口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形勢下保持穩定;表現活躍,產銷延續快速增長態勢,是汽車市場產銷較去年同期實現平穩增長甚至突破歷史的重要原因。
蓋世點評:新里程碑的達成,凸顯中國汽車產業優勢持續穩固。
吉利管理層大調整
在5月15日舉行的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一季度業績發布會暨“一個吉利”戰略整合計劃說明會上,吉利控股集團就管理層調整情況作了說明。

圖源:吉利一季度業績發布會截圖
5月7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股票代碼:0175.HK)宣布,計劃收購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氪”,股票代碼:NYSE: ZK) 已發行全部股份。如交易完成,極氪將與吉利汽車實現完全合并。
為適應業務發展需要,在交易完成后:
李東輝將出任吉利控股集團副董事長,負責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團投融資管理,并在資本運作、重大對外合作項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安聰慧將出任吉利控股集團CEO,全面負責吉利控股集團運營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聰慧仍擔任極氪科技集團CEO。
桂生悅仍擔任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0175.HK)行政總裁(CEO)及執行董事。
淦家閱將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車集團CEO,吉利汽車集團將下設吉利銀河事業群和極氪科技事業群。淦家閱仍擔任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執行董事。
另外,為培養年輕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戴慶已于2025年3月29日被任命為吉利控股集團輪值總裁,向吉利控股集團CEO匯報工作。
蓋世點評:聚焦汽車主業,回歸一個吉利,李書福正在下一盤大棋。
比亞迪歐洲總部落戶匈牙利
5月15日,比亞迪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歐洲總部官宣儀式。

圖片來源:比亞迪
據悉,比亞迪歐洲總部選址布達佩斯第11區,毗鄰多瑙河,坐擁交通樞紐與產業集群優勢,承載銷售與售后、車輛認證及測試、車型本地化設計與功能開發三大核心職能,并將創造上千個就業崗位。
在研發領域,比亞迪歐洲總部將首先聚焦智能輔助駕駛技術與下一代汽車技術的深入研究。未來,比亞迪將與至少三所匈牙利高校開展聯合科研,并攜手當地供應商及企業,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升級。
依托全球第二大生產國成熟的汽車產業基礎,比亞迪與匈牙利在綠色出行領域的合作始于2016年比亞迪馬克羅姆電動大巴工廠的設立。2023年年底,合作進一步深化,比亞迪宣布在匈建設其首個歐洲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此次比亞迪歐洲總部落地,將進一步強化其產品與服務的本地化能力,深化品牌影響力。
蓋世點評:歐洲總部的落地,有望助力比亞迪在歐洲跑出加速度。
佛瑞亞海拉斬獲10億歐大單
近日,佛瑞亞海拉成功贏得一家全球高端汽車制造商的訂單,承接“高級控制模塊”(ACM)的開發與生產項目,預計將于2028年正式投入量產,與此同時也已確定為另一家知名汽車制造商量產“智能配電模塊”(iPDM),預計在今年年中投入生產。
據悉,這兩大項目的總訂單金額超過10億歐元。兩個項目的生產工作將在羅馬尼亞蒂米什瓦拉進行,而德國利普施塔特將作為主要開發基地。

圖片來源:佛瑞亞海拉官方海報截圖
蓋世點評:新訂單的斬獲,既源于智能汽車蓬勃發展的市場機遇,更彰顯出該企業深耕多年的技術底蘊。
拓普集團完成收購蕪湖長鵬100%股權
5月14日,拓普集團(股票代碼:601689)發布公告稱,已于5月12日完成對蕪湖長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100%股權的交割及工商變更登記,本次收購總金額達3.3億元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蕪湖長鵬成立于2007年,是華東地區知名的汽車軟內飾解決方案供應商。經過17年技術積淀,企業構建了涵蓋GMT(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成型工藝、環保吸音復合材料、智能座艙隔熱系統三大核心技術矩陣,其產品已實現對汽車座艙全域覆蓋——從頂棚、衣帽架到底護板,從側圍裝飾件到新能源車特有的電池包隔熱層,形成了完整的軟內飾生態系統。目前企業已進入奇瑞、比亞迪、吉利、大眾(安徽)、江淮、零跑等12家主機廠供應鏈體系,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配套領域占據先發優勢。

拓普集團現有內飾件示意圖;圖片來源:拓普集團
對于此次并購的戰略價值,拓普集團在公告中著重強調了兩大協同效應:在產品端,長鵬的環保輕量化內飾技術將補足拓普現有硬質內飾系統的短板,形成“軟硬結合”的全場景解決方案能力;在制造端,依托拓普覆蓋全球的32個生產基地和規模化采購體系,進一步放大長鵬現有產品的成本競爭力。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在客戶資源上呈現高度互補——拓普的傳統優勢集中在特斯拉、蔚來等新勢力品牌,而長鵬則在奇瑞、大眾等傳統車企中保有穩定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