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有一點激進,激進的目的不僅要從BBA(手)里搶銷量,還要和新勢力PK一下,從它們手上把一些用戶搶回來。”3月10日,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強向《中國經營報》等媒體記者如是說道。
在高管接受記者采訪的當天,上汽大眾全境大七座智能SUV途昂 Pro上市,新車以26.99萬元—31.99萬元的一口價,進一步發力燃油車市場。除了新車外,途昂家族驚喜大放價,途昂380TSI四驅出眾版,一口價25.99萬元;途昂X 380TSI四驅出眾版,一口價24.99萬元。
近些年來,雖然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逐年提升,但燃油車的銷量依然占據了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意味著市場上很多用戶對燃油車依然有剛性需求。一直以來,上汽大眾始終堅持“油電同進”的發展戰略,即在鞏固燃油車市場地位的同時,也在加速新能源車的布局。
途昂Pro的推出,是上汽大眾穩定燃油車市場份額打出的新王牌。傅強告訴記者,今年B級車SUV是一場大戰,有很多新能源產品,包括增程、插混都要出B級車SUV。“考慮到這個因素,我們在定價的時候就討論過,主張定價激進一些,想從新勢力中搶一點用戶過來。”
“途昂Pro為什么叫作Pro?本質上這款車型應該是叫作Innovation(革新、創新)的一代。Pro的意思是引領,像發動機、智能化是我們引領的。現在汽車行業非常關注智能化,它是競爭的下半場,我們認為油車同樣可以做到智能化。”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陶海龍稱,目前Pro家族三部曲已經做到智能化,下一步會繼續把它們打造得更智能。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陶海龍。企業供圖)
如何定義更智能?陶海龍稱,它是座艙系統的高度智能化,是高算力芯片支持電子電氣架構以及電子電氣架構的整合及應用。“上汽大眾在開發過程當中已經有所體驗,還會不斷地和友商們合作,包括創意團隊和開發團隊也在積極地開發和布局,不斷地在迭代過程中。”
在智駕上,陶海龍也表示,會緊跟行業的智駕水準,要在油車上實現現在新能源整車企業所做到的智駕水平。“他們在不斷迭代,我們也會不斷迭代,讓油車達到同樣的水準,這是我們油車上的戰略。具體怎么實現,我們在戰略上已經準備好了,也在實施的過程中了。”
記者了解到,途昂Pro的推出,完成了上汽大眾Pro家族三部曲的進階。而在途昂Pro推出前,上汽大眾已經推出途觀L Pro、帕薩特Pro,并在市場上取得了不俗的銷量表現。
相關數據顯示,上汽大眾2024年累計銷售突破120萬輛,其中大眾品牌2024年全年銷量超114萬輛。燃油車領域,大眾品牌市場占有率達到8%,位居單品牌燃油車市場TOP1。
為何上汽大眾燃油車2024年會有亮眼的市場表現,傅強告訴記者,首先是體系能力。“我們把經銷商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內部政策公開、公正,在結款方面,投入非常多精力來改善經銷商的現金流。今年公司給營銷隊伍設定3個KPI,其中一個就是渠道盈利能力。”
(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強。企業供圖)
傅強解釋道:“經銷商盈利狀態好,就會服務好,服務好就能更好地銷售。“2024年整個汽車市場大概淘汰了5000—6000家4S店,但從2024年四季度開始,上汽大眾4S店數量反而開始回升,現在無論是上汽奧迪還是上汽大眾,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愿意加入到我們的網絡。有一些投資人愿意一投就是3—4家4S店,這是對我們一系列政策調整之后的認可。”
除了銷售網絡的建設外,傅強還表示,公司的產品力是不錯的,特別是在質量、品控方面。“我們2024年在營銷上做了很多創新,比如說一口價、動力總成終身質保,推動了上汽大眾車型在燃油車市場里脫穎而出。今天我們又進一步在動力總成終身質保的基礎上,推進到整車終身質保,希望給到用戶一個非常安定、踏實的購車環境,購買我們的車可以非常容易計算出擁車成本,突顯我們的品質和性價比。換句話說,這能把我們那些隱性的優勢顯性化出來。這個政策需要產品質量做基礎,如果質量不過關,就意味著需要跟進更多的付出。”
“汽車行業的競爭現在如此的激烈,我們要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該瘦身的地方一定要瘦身。”對于企業的降本,陶海龍直言,“降本的前提是保證質量,上汽大眾不會丟掉這樣的前提條件,質量標準是不能因此降低的。質量和成本之間本質上沒有太大的關系和矛盾。”
陶海龍進一步告訴記者:“企業經營降本的方式和機會點有很多,并不等同于降低質量。上汽大眾的質保體系從來沒放松過,我們有強大的實驗室,有強大的零部件質量管控能力。”
中國工業的發展也給企業降本帶來賦能。陶海龍坦言:“之前我們離中國市場太遠了,現在‘在中國,為中國’,中外雙方的戰略協同不僅僅體現在幾個合作項目,還有思想上的深度融合,德方的思想也在改變或者說已經改變了。我們盡可能和中國自主品牌的成本空間處于同一級別。但我們的標準更高,在安全標準、耐久性標準等體系標準方面是要堅持的。”
此外,陶海龍還指出,上汽大眾要發揮合資企業的體系優勢,要應用股東雙方以及供應鏈的優勢,共同提出更新的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成本的降低。“我們現在要利用供應商的開發能力,和供應商共同進行開發。因為很多的供應商知道成本在什么地方,有何種方式可以優化,特別是像零部件的平臺化、規模化的開發和應用,這個對成本(優化)是最為有利的。”
在企業的管理效率上,陶海龍認為,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是一個持續的、漸進的過程。“我們內部如何提升管理效率就大有文章可做。我們也和供應商共同推動、提高管理效率。”
記者注意到,除了此次途昂家族的產品實行一口價的銷售政策外,上汽大眾其他的產品也有類似的一口價政策。傅強告訴記者:“一口價是由上汽大眾在2024年8月份成都車展上首次提出的,今天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主機廠都在推一口價,我覺得從市場的反饋來看就知道這個模式是比較好的,既得到了用戶的喜愛,也得到了經銷商的喜愛,更得到了廠家的喜愛。”
為何一口價能受到用戶、經銷商、主機廠的認可?傅強表示,在有一口價之前,用戶一直有這樣的疑問,不知道這個車到底是什么價格,動不動有5萬、6萬元的折扣,但折扣過后用戶還覺得可能存在議價空間,所以一口價可以打消用戶顧慮。“對于經銷商來講,也不用去讓價格了,我們要把經銷商變成服務商,經銷商為用戶提供好的服務,就可以獲得服務傭金。今年對經銷商考核里面,50%的傭金是和經銷商的服務質量有關的。之前可能大部分是和銷量有關,這樣會對市場價格造成一定的擾亂,最后就形成整個市場價格的不穩定。”
從主機廠的角度來看,傅強告訴記者:“(產品的)價格穩定了,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信心就能逐步建立起來,然后經銷商有一定的服務傭金維持運營,服務網絡相對也更穩定,現在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都在做,我想作為上汽大眾來講也會逐步把一口價應用到更多產品。”
傅強也坦言:“整個市場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沒有一個企業可以說一口價之后就不再調整。從特斯拉開始,新勢力一上來就是全國統一執行價格,后面很多企業在跟進。大家可以看到,當市場發生變動,競爭更加激烈的時候,量價達不成平衡的時候,一定會去尋找下一個平衡點,所以如何定一口價是非常關鍵的,定準后,短期內最好不要再有價格變化。”
“我是質量管理出身,質量管理講的就是體系。”對于市場競爭激烈,上汽大眾的體系競爭力變化,陶海龍告訴記者:“體系競爭力包含很多要素,首先是開發體系的建設。原來合資企業很多開發主導權在外方,現在在中方,上汽大眾承擔著絕大部分的開發任務。這一年,我們的開發體系發生很大變化,無論是組織結構還是開發流程,都在持續優化過程中。”
談及上汽大眾開發能力的建設變化,陶海龍表示,上汽大眾開發能力的強項,之前是在“硬”件方面,現在“軟”件方面也在同步建設中。“我們會選擇跟外部的資源進行合作,在過程當中做相應的定義,然后建設這些能力。以往我們更多的是使用標準,去驗收一個產品或者軟件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水準,現在是同步把相應的產品開發或軟件的能力建設起來。”
在營銷體系上,陶海龍稱,現在營銷團隊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把營銷體系能力建設上去。“體系能力的基礎是文化、理念、價值觀,要把三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把公開、協同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客戶滿意、效率放在優先位置,把第三方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在這樣的基礎上結合新技術,持續完善營銷體系,最終到客戶感知層面,直連用戶,讓大家都感知到。”
對于未來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和上汽大眾對產品研發的布局和投入,陶海龍告訴記者:“關于油車和電車發展趨勢,我認為新能源車市占率會逐步上升,而且上升速度可能比較快。”
陶海龍解釋道:“國家政策的引導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戶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逐步在提高,在感知上有明顯的變化,比如新能源車的加速性、靜音性、整體智能化水準具有一定優勢。此外,主機廠普遍在油車上的開發與投入逐漸減少,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新能源領域。”
“我們從公司戰略上認同這樣的趨勢,在產品戰術上也以此布局。我們堅持‘油電同進’的戰略。在油車領域,發動機是上汽大眾傳統的強項,一直以來投入非常大,未來我們在發動機上依然會持續投入,以保證其先進性。本次途昂Pro搭載的第五代EA888發動機技術已經非常領先,我們會用這代技術賦能傳統動力和混合動力產品,混合動力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還是發動機。我們會持續提升燃油車的產品力,特別在智能化領域會持續加強。”陶海龍稱。
陶海龍進一步表示,在新能源領域,公司很快也會密集上新。“上汽大眾會穩扎穩打將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嚴格遵守大眾成熟的開發驗證流程,不會為了市場放棄質量底線。”
“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上汽奧迪品牌將帶來全新一代的新能源的產品,明年上汽奧迪和上汽大眾兩個品牌,將以平均每個月一款新能源產品的速度投向市場。”傅強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