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在南寧樓市從未失靈。4月30日,一則消息炸翻南寧家長圈——南寧三美學校正式成立教育集團,首個分校極可能落子五象!這一動作不僅意味著“民轉公”后三美首次擴張,更讓五象新區的教育競爭進入“神仙打架”模式。
三美教育集團為何選擇五象?
三美學校作為南寧“三私”名校之一,2022年“民轉公”后一直備受關注。其成立教育集團的首站選擇五象,背后邏輯清晰:
- 政策傾斜:五象作為南寧“強首府”戰略核心區,2024年經營性用地供應計劃中,五象地塊稀缺但溢價空間高,名校入駐可直接拉動土地價值。
- 開發需求:軌道地產、北投產城等頭部房企在五象布局大盤(如軌道云著、北投時代),亟需名校配套提升項目競爭力。
- 教育均衡化:此前五象已聚集十四中、新民、三中分校,三美的加入將填補高端教育空白,形成“名校矩陣”。
“名校分校”早已成為南寧樓市隱形杠桿。三美此次動作,不僅是教育資源的擴張,更是五象從“新區”邁向“核心城區”的關鍵一步——教育配套的密集落地,直接定義了板塊的終極價值。
哪些板塊和樓盤將受益?
- 軌道TOD片區:若三美分校落地楞塘湖板塊(如軌道云著),周邊路橋錦繡系小區(康城、新城、熙園)及保利項目或成直接受益者。
- 五象湖東:玉象路中學已確定引進三美實驗學校,北投時代、建發央璽等樓盤或“近水樓臺”。
- 龍崗潛力區:邕寧區官方透露,未來或引入三中、二中及天桃實驗小學,江灣路一帶地塊價值蓄勢待發。
據良慶區2024年土地計劃,五象核心區住宅用地溢價率超30%,而名校加持的樓盤二手房價同比上漲12%-15%(如十四中五象校區周邊項目)。
名校擴張背后的隱憂與爭議
- 師資稀釋風險:三美“民轉公”后骨干教師留存率達98%,但分校能否復制本部成績仍需觀察。
- 學區房泡沫:五象實驗四小等學校因學位不足屢現分流糾紛,新名校若無法兌現承諾,恐引發業主維權。
- 均衡化難題:青秀、五象名校扎堆,而江南、西鄉塘仍依賴“掛牌加盟”,教育鴻溝可能進一步擴大。
“名校分校遍地開花,本質是土地財政與教育公平的博弈。”當下南寧的教育擴張,短期看是樓市的強心針,長期卻需警惕“名校通脹”——當每個板塊都標榜“名校學區”,真正的含金量或許只剩下一紙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