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車真是個讓人頭疼的事,尤其預算卡在13萬左右時,面對茫茫車海,總感覺無從下手。最近我深入研究了兩款關注度頗高的緊湊型SUV:長安CS75 PLUS 2025款第四代1.5T新藍鯨智慧尊享型和馬自達CX-5 2024款2.0L自動兩驅舒適型。前者作為自主品牌的代表,配置豐富,動力強勁;后者則是以操控見長的日系合資車型,品質穩定。如果你和我一樣,日常主要在城市道路通勤,偶爾會去郊外放松,對車輛的空間、舒適性以及燃油經濟性都有一定要求,那么,這兩款車型的對比分析,或許能給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長安CS75 PLUS
馬自達CX-5
長安CS75 PLUS第四代的外觀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極具沖擊力。它并沒有采用過于復雜的線條堆砌,而是通過大面積的無邊界格柵和犀利的“城市光影”大燈組,營造出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感。我特別喜歡它車頭和車尾那些可發光的LOGO設計,夜晚點亮后辨識度極高,仿佛在宣告自己的與眾不同。車身側面的腰線從前翼子板一直延伸至尾燈,勾勒出一種俯沖的姿態,讓整車看起來更加修長。尾燈的設計靈感,官方宣稱是源自重慶來福士廣場的夜景,雖然我沒去過實地,但點亮后的層疊效果確實很吸引眼球。
長安CS75 PLUS
長安CS75 PLUS
長安CS75 PLUS
再來看馬自達CX-5,它的外觀設計則呈現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馬自達的“魂動”設計理念,在CX-5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沒有夸張的線條和棱角,取而代之的是流暢、優雅的曲面。盾形格柵與細長的大燈組融為一體,看起來非常精致。車身側面簡潔而富有張力,通過對光影的巧妙運用,營造出一種蓄勢待發的動感。我個人非常欣賞馬自達對車身結構的安全性,資料里提到的SKYACTIV-BODY創馳藍天車身技術和高達1800MPa的超高強度鋼板,讓人感覺很踏實。車尾部分,全新設計的LED雙C型尾燈與前大燈遙相呼應,雙邊共兩出的排氣布局則暗示著它不俗的運動性能。
馬自達CX-5
馬自達CX-5
馬自達CX-5
進入長安CS75 PLUS的車內,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套極具未來感的座艙布局。37寸一體懸浮式三聯屏設計,由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14.6英寸高清中控屏以及12.3英寸副駕娛樂屏組成,這種設計不僅視覺沖擊力強,而且信息顯示非常豐富,操作起來也很順滑。我特別喜歡它的座椅,官方宣稱是跑車式包裹設計,實際體驗下來,包裹性和支撐性確實很到位,長時間駕駛也不會覺得腰酸背痛。更讓我驚喜的是,這套座椅還配備了按摩功能,8個觸點、3種強度、8種模式,甚至還有智能迎賓和位置記憶功能,可以通過物理按鍵、屏幕觸控或者語音進行控制,科技感十足。基于長安云計算與虛擬化技術,長安CS75 PLUS內置的海量應用生態系統,涵蓋娛樂、教育、游戲等,據說能滿足90%的APP需求,這對于喜歡在車內享受影音娛樂的我來說,簡直太友好了。此外,訊飛星火AI大模型的加入,讓語音交互體驗更加自然流暢,感覺就像在跟一個真人對話。
長安CS75 PLUS
長安CS75 PLUS
長安CS75 PLUS
長安CS75 PLUS
長安CS75 PLUS
相比之下,馬自達CX-5的內飾則回歸了傳統,沒有太多花哨的設計,一切以實用為主。它的主駕駛座椅舒適度不錯,包裹性和支撐性都達到了應有的水準,即使長途駕駛也不會感到過于疲憊。我個人很喜歡它的雙區獨立控制自動恒溫空調,可以分別設置駕駛員和副駕駛兩側的溫度,滿足不同乘員的需求,非常人性化。中控臺的布局簡潔明了,所有的功能按鍵都觸手可及,操作起來非常方便。雖然配備了MAZDA CONNECT馬自達悅聯系統和10.25英寸中央信息顯示屏,顯示效果和操作流暢度也都不錯,但在智能化和科技感方面,與長安CS75 PLUS相比,確實存在一定差距。
馬自達CX-5
馬自達CX-5
動力方面,長安CS75 PLUS搭載了智慧新藍鯨500Bar超高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141kW,峰值扭矩310N·m。從數據上看,這臺發動機的動力參數在同級別車型中表現相當出色。實際駕駛體驗中,這套動力總成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動力儲備充足,起步輕快,中段加速超車也很有信心。與之匹配的愛信8AT變速箱,換擋邏輯清晰,平順性也很好。長安官方宣稱,這套動力總成配合智慧能量管理系統,在堵車和高速工況下分別能降低0.4L/100km和0.3L/100km的油耗,有第三方實測一箱油續航可達1000公里,折合每公里花費約0.48元(以當前油價估算),燃油經濟性表現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