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報披露期已至,汽車企業相繼公布年度業績,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反映出行業在面對挑戰與機遇中的不同應對策略。
從整車企業的表現來看,賽力斯在2024年首次實現扭虧為盈,標志著其經營狀況顯著改善,表明其轉型和戰略調整初見成效。相比之下,小鵬汽車和廣汽集團盡管仍面臨一定的業績壓力,但兩者的表現已開始顯現回暖跡象。這表明,市場的調整與公司戰略優化正在逐步發揮作用,預計未來的增長潛力仍然存在。
在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領域,盈利挑戰依然嚴峻。盡管如祺出行的虧損有所收窄,顯示出一定的改善,但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仍未能擺脫業績承壓的局面,且其盈利模式仍需進一步探索。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擴張和智能駕駛技術的快速進步為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根據乘聯會統計,3月為傳統車市旺季,延續2月底熱度不減。供給端開始發力,各車企也開始積極推出多樣化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競爭力;新車型密集上市,產品迭代加速市場熱度提升;“兩新”政策也形成組合拳,進一步刺激終端需求的釋放。
與此同時,智能駕駛產業正在加速發展。《中國智能駕駛商業化發展白皮書》指出,智能駕駛技術已經成為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達到11082億元,同比增長34%。根據預測,至2030年,該產業規模有望突破5萬億元,形成萬億級產業鏈,將進一步加速智能汽車的商業化進程,帶動行業快速發展。
新能源車企迎增長拐點
最近,車企紛紛披露了2024年度報告,其中賽力斯的業績表現尤為亮眼。根據賽力斯發布的2024年財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1.76億元,同比增長305.04%,創下歷史新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46億元,同比大幅扭虧為盈,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55.73億元。
與2023年的虧損相比,賽力斯2024年的業績呈現了顯著的轉機。2023年,賽力斯曾遭遇嚴重虧損,利潤總額為-40.81億元,凈利潤為-24.50億元。然而,2024年公司迎來了強勁的復蘇,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激增、產品盈利能力的提升,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毛利率的上升,達到了26.21%。2024年,賽力斯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其中賽力斯品牌的銷量為38.94萬輛,同比大幅增長267.96%。
除了賽力斯,廣汽集團和小鵬汽車雖然面臨不同的挑戰,但也呈現出一定的回升趨勢。廣汽集團在2024年財報中表示,集團營業收入為1068億元,同比下降17.1%;歸母凈利潤為8.24億元,同比下降81.4%。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43.5億元,同比降幅較大。
盡管如此,廣汽集團依然呈現出一定的積極成果。集團汽車產銷量達191.66萬輛,出口量為12.7萬輛,同比增長67.6%;自主品牌的銷售占比提升至約40%,且自主品牌出口量首次突破10萬輛,增速達到92.3%。
這些業績的改善,尤其是“番禺行動”計劃的初步成果,表明廣汽集團正在全力以赴地扭轉困境。2024年8月—12月,廣汽集團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增長,并計劃通過品牌引領、產品為王、科技領先、國際市場拓展等四大舉措進一步加強改革,力爭到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銷量占比60%以上,并挑戰自主品牌銷量達到200萬輛、出口50萬輛的目標。
與廣汽集團類似,小鵬汽車也在2024年迎來了一定的增長,但仍面臨虧損困境。根據小鵬汽車的財報,2024年,公司總交付量達到190068輛,同比大幅增長34.2%,創下歷史新高;總收入為408.7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358.3億元,占總收入的87.7%。
盡管收入增長顯著,小鵬汽車仍然處于虧損狀態,2024年凈虧損為57.9億元,較2023年的虧損103.8億元有所收窄,虧損幅度減少了44.2%。此外,小鵬汽車的毛利率表現也有所改善,整體毛利率從2023年的1.5%提升至14.3%,汽車毛利率由負轉正,改善幅度達到9.9%。盡管如此,小鵬汽車虧損局面依然嚴峻,且凈虧損收窄的幅度尚不足以完全消除外界的擔憂。
盡管如此,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充滿潛力。東吳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隨著電動車型的快速普及和高階智駕技術的下沉,電動化率將持續提升,預計到2025年年底,中國電動車銷量將增長25%,達到1600萬輛,同時全球儲能需求預計增長35%—40%,整體鋰電需求將增長近30%。在此背景下,鋰電產業鏈各環節的盈利情況有望逐步改善。
Robotaxi商業化進程道阻且長
在新能源車企陸續發布財報的同時,Robotaxi企業也紛紛跟進。
近日,在港交所“Robotaxi第一股”光環加持下上市的如祺出行(09680.HK)發布了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如祺出行的總收入為24.63億元,同比增長14%;但歸母凈利潤依然出現18.6%的下降,虧損達到5.64億元。
從財務表現來看,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的虧損分別為6.85億元、6.27億元和6.93億元,總計4年來累計虧損超過25億元。盡管如此,收入的增長也表現出了其某些業務領域的潛力。
在收入來源方面,如祺出行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出行服務、技術服務以及車隊銷售和維修。其中,出行服務占據了絕大部分收入,比例達到89.3%。這一板塊包括了網約車服務以及Robotaxi和順風車等其他服務。然而,盡管如祺出行被視為Robotaxi領域的先鋒,但其Robotaxi相關的業務收入在2024年僅占總收入的0.1%。
類似地,其他幾家在去年成功上市的Robotaxi企業,如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也面臨著相似的盈利困境。據其財報顯示,2024年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1.14億元和8.02億元。
盡管這些企業的Robotaxi服務已經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但要實現大規模商業化仍然任重道遠。
以小馬智行為例,其2024年總收入約為7500萬美元,同比增長4.3%。在營收構成上,Robotruck服務仍然是收入的主力,占總收入的絕大部分,達到了4040萬美元,同比增長61.3%。然而,Robotaxi服務的收入卻僅為730萬美元,同比下降5.3%,占比僅為10%左右。
小馬智行解釋稱,Robotaxi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合作項目的進度和自動駕駛汽車工程解決方案服務費的降低,但在中國一線城市付費Robotaxi服務的拓展帶動了乘客車費收入的增長,從而部分抵消了收入下滑。
如祺出行在年報中也提到,2024年的研發開支為1.41億元,同比增長18.8%。這一增長主要與Robotaxi相關車輛及軟件的折舊和攤銷費用增加,以及相關服務費用上升有關。公司還在財報中表示,將繼續推進混合運營模式,即結合網約車和Robotaxi服務,以提供更加流暢的Robotaxi乘車體驗,并計劃將這一服務拓展至國際市場。
此外,如祺出行還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表示正在探索低空出行服務,包括飛行汽車,致力于打造立體化智能出行平臺。雖然目前尚未有詳細規劃,但公司表示將結合廣汽的立體化出行布局,進一步拓展市場。
與此同時,文遠知行也宣布與法國自動駕駛出行網絡運營商Beti合作,成功獲得了法國純無人駕駛的公開道路測試和運營牌照。目前,文遠知行已經在中國、阿聯酋、新加坡、法國、美國等5個國家獲得了自動駕駛牌照,并在10個國家的30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和運營業務。
Robotaxi一直被視為汽車行業邁向全無人駕駛商業化的重要一步。面對這個充滿潛力的市場,全球多個企業紛紛布局Robotaxi業務。東方證券的研報指出,Robotaxi將逐步實現商業化,且將加速汽車智能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