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隨著麗水景寧全域旅游服務中心換電站的落成,蔚來在浙江正式宣布“換電縣縣通”——全省88個區(qū)縣(除岱山、嵊泗兩座海島縣外)均布局了換電站,同時配套2279根充電樁覆蓋所有縣級行政區(qū)。這意味著,浙江成為全國首個電動車補能網絡與燃油車加油便利性正面較量的省份。李斌喊出“油車能去的地方,電車都能去”的豪言,似乎正在從口號變?yōu)楝F實。但這場看似瘋狂的基建躍進背后,究竟是新能源行業(yè)的里程碑,還是資本驅動的冒險游戲?
蔚來在浙江的“換電縣縣通”并非一日之功。自2018年首座換電站落地深圳以來,蔚來已迭代四代換電技術。第四代換電站配備23塊電池倉位,最快2分24秒完成換電,日服務能力高達480次,并兼容多品牌車型電池包。截至2025年4月,蔚來全球換電次數突破7000萬次,浙江單省貢獻超10%的換電服務量。這種“基建狂魔”式的投入,讓蔚來在浙江的市占率突破10萬輛,成為其全國第一大市場。
然而,爭議隨之而來。支持者認為,換電模式徹底解決了續(xù)航焦慮:用戶無需等待充電,且能規(guī)避電池衰減風險;而“縣縣通”布局讓偏遠地區(qū)電車出行成為可能。例如,杭州千島湖、寧波福明等地的換電站,已融入旅游景區(qū)和城市核心區(qū),成為“補能地標”。反對者則質疑:單站日均480次的服務上限,能否應對未來爆發(fā)式增長的需求?更關鍵的是,換電站建設成本高昂,蔚來2023年充電業(yè)務雖盈利,但換電仍依賴資本輸血。
蔚來的破局之道在于“換電聯(lián)盟”。目前,長安、吉利、廣汽等7家車企已加入其換電體系,共享電池標準與站點。這種合作看似雙贏:盟友省去自建成本,蔚來擴大用戶基數。但隱患同樣存在——若聯(lián)盟成員后期自立門戶,或電池技術迭代導致舊站淘汰,蔚來的先發(fā)優(yōu)勢能否持續(xù)?
更值得玩味的是,蔚來將“縣縣通”與地方文旅、交通深度融合。例如,平陽藝術中心換電站既是補能點,也是市民文化休閑樞紐。這種“基建+生態(tài)”的模式,或許為新能源普及提供了新思路:補能網絡不再是冰冷的設施,而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